今天开始看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这本书。这是2019年购买的,前几年上班忙一直没空看,现在不工作休息了,拿来看下,选购这本书是因为,大娃开始读小学,正式进入12年大学前教育阶段,这12年的苦读几乎唯一的狭义的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。而这个唯一的核心的考大学的目标,很少有老师或家长会在早期去教:大学是什么?为什么要考大学?大学怎么分类,都有哪些好大学。
1、为什么要读大学读后感
问题一: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读后感400字大学最早的学科是医学、神学,文学和法学,大学一开始就是呵护人的身心,提升人的精神,锻造人的灵魂,让我们身心更加健康,精神趋于卓越,灵魂走向高贵的场所。也许,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,但大学的经历将孕育我们自尊自信、不卑不亢的勇敢之心。人不可有傲气,但不可无傲骨。大学的目的正是养成我们的傲骨,也即陈寅恪所言“自由之思想,独立之精神”。
读大学就是识读大师。走进学院,幸运的时候,我们可以遇见一位意气风发的长者,这位年近八旬却依然可以站着讲课3小时无丝毫懈怠的“年轻老人”,就是我们尊敬的老教授,迄今为止著有近百部著作,论文逾1000篇,全国各高校学术演讲300多场,过着简朴的生活,却依然敏于思考、勤于写作,每天著述都在1000字以上。先生常自喻为关不上的水龙头,他的思想就像关不住的水龙头源源不断地流淌。
2、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信读后感
本书共收录作者在大学任教期间回应大学生关于专业学习、读书范围、读书方法、读书习惯及学养风范等问题的书信75篇。全书图文并茂,共20余万字。循序渐地回答了为什么读书、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,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过程。书稿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问题;在形式上,以书信体的形式交流,体现了平等的视角,以案例引、用案例说事儿,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、提供参考。
3、《大学到底怎么读》读后感
从结构上看,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: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;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,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;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.即一是说明的部分,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,三是有感而发,重点在“感”字上.读是写的基础,只有读得认真仔细,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,
4、大学读后感
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,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,记录下来很重要哦,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。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?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的读后感范文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大学读后感1再次拿起高尔基的《我的大学》是在我自己的大学生活已经完成了她的二分之一,正在她路程的四分之三的地方急驶的时候。上一次感受高尔基的“大学”是在我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,两年的大学生活让我成长了许多:少了一些稚气,多了一些成熟;少了一些莽撞,多了一些稳重;少了一些迷茫,多了一些坚定。